close

輜重章第二十六.jpg      

心的傷痕  下.jpg  

襲明章第二十七.jpg  

常德章第二十八.jpg  

自然第二十九.jpg  

 

不道章第三十.jpg  

 

貴左章第三十一  

 

 

 知止章第三十二    

 盡己章第三十三  

成大章第三十四  

大象章第三十五  

 

道德經36

 

處厚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真正的德行,乃謂"但盡凡心!別無聖解! 不除妄想!不求真!

修而無修!道法自然!佛法道義融入日常生活中! 不刻意!不執取!

依隨緣盡份之心!與大道相應契合! 與天地同體包含萬有的一切!

即心即道亦佛!此乃無上法身德行!謂之恆常之德。

反之以執取之心行利己事,就怕失去功德般,行諸多善事,諸如自誇

讀了多少經典,度了多少人,發心了多少,修到了什麼境界,有了什麼

感應神通,而來看輕他人,生起了貢高我慢誑傲之心態行徑,

是非顛倒,曲解其意。諸不知此心正與大道背道而馳,乃謂無德。

六祖大師亦云: 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是無功。

              自性虛妄不實,即是無德。

              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真正的德行乃是依循著大道無我之心,盡本份事,行利人利他之事,無執取行善之徑,此無為清淨之心行謂之大德.

相對的下德之人,行善濟世唯恐天下不知,助人利他的行為,終究只圖自我的福德,自己的利益能增添多寡,以有為心待人處事,執著於事相境物,事事罣礙! 處處執果!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仁慈之心亦是大平等心,心如虛空包含萬有的一切,沒有分別與對立,此無為清淨亦大道無我之心.

真正的慈悲需要智慧相佐,悲智雙運乃是大慈悲心的表徵與實踐,仁慈與義理在目前混亂的世道下,常被混淆,價值觀的偏差,造成是非不分,顛倒多詐的情況茲生,所謂的義氣行錯了方向,

形成了急躁爆戾之心,並擴大了自我的意識主張,所以在行為處事上,失去了仁義道德之心.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所謂尊重別人即是尊重自己,仁義乃發自內心之道德真心,禮即是謙和柔順之心,人與人之間的往來,是建立在相互間有所尊重的基礎上.

禮本來是相對應的關係,當失去了自我反省之心,而一味的卻來要求別人,其不滿之情緒自然衍生出種種失之于禮的紛爭.

以禮待人,卻不受尊重,沒有相互尊重之禮敬之心,仍然以禮待之,以寬容處之,以期有反省懺悔的開始,回歸初發心!

故失道而後德! 失德而後仁! 失仁而後義! 失義而後禮!

所以失去了初發心與道心!其德行亦自然會失去!相對的其仁義之心也失去,最後連禮也失去了!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五濁世界,世道衰危,人心不古,仁義道德淪喪,只能行于禮行虛偽表面之事,此刻的忠信是最薄弱之時,世局演變至今!那禍亂災變即是要開始了!是天災亦是人禍! 依心起作用!

萬法唯心造!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  前識:自以為知,博學多聞,自持聰明,只知其表相.

自以為知,只知其表相,行表面事,背道虛華之人,沒有實質謙誠入道之心,誇耀能力,蠻橫計較算盡!誤人誤己!自以為聰明之我慢行徑乃是愚痴的開始,因為到頭來還是徒勞空忙一場.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所以大丈夫為人處事,明清大道之義涵,行五常之義理,順應樸實之大道並落實於生活中,坦坦蕩蕩之心,一步一腳印,行走得踏實,不落浮華諂媚攀緣之境!勇猛精進!心外無法! 發心學習無我大道之心! 無論是順境或是逆境! 其過程皆是你我在生命裡的走過,亦是令人成長的契機!

 

得一章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

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一也.

 

昔乃本源,本來,初始之意.一者無二,超越有無虛實對立,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無實無虛,

道之本體無為,乃謂無極大道 .

凡諸有為皆道之本體作用,無極生太極,太極兩儀分陰陽,天地清明安寧無私,

宇宙星辰日月各安其位井然有序,運行不歇,大地無私滋養萬物,  

精氣神,練神還虛,神,是指身心統一 ,若得一者乃不愧為萬物之靈,

心若虛懷若谷, 包含萬有, 有容乃大,將如海之得以納百川,故能常盈.萬象萬物各遂其生,

貞乃正也,侯王明清大道之義理,身心行正於道,契合於道,教育萬民百姓順應大道,如此天下自會太平.

以上所敘述的道理乃是回歸大道之心,心與道一心不二,自然身心統一,清寧知足盈樂.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貞而貴高,將恐 蹶(挫敗,跌倒) .

 

相對的,若不順應大道,反而背道而行,將會導致五行失序,陰陽失衡失序,天崩地裂,災害頻傳,萬物將無以生存,

 萬法唯心造,心生萬法,心生驕慢不知謙下柔和,將得不到真正的智慧,這樣反而失去更多.

即時權高貴位之侯王,不順應大道,修心行正,背道而行,背離民心,仍沾沾自喜,就算是位高權貴,也將會被顛覆.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榖.此其以賤為本耶! 非乎?

孤,寡,不榖 乃孤陋 ,寡德,不善之意,賤之比喻.

尊貴(高)是以謙下(下)為根本與基礎的,此乃侯王當體悟道之無為,

需與百姓同心忘其權貴位而自稱之.這是以賤為本的道理,不是嗎?

 

故致數舆,無舆,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

舆:馬車,數舆:喻富貴 , 無輿:喻貧賤.

所以說就算擁有富貴更需要如虛懷若谷般謙柔,不可視己為尊貴如玉,視他人為貧賤如石,道之真諦乃貧賤高下不二,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此大平等心,超越二元對立,這才是順乎於道.

ㄧ花ㄧ世界,ㄧ葉ㄧ如來,反觀自心,自覓自性,實相無相,不一不異,自性自如如.

 

反覆章第四十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返本歸源,回歸本來,順應道之自然妙動,

反者亦轉化之意,自我心地的轉化,讓我們從生命的囚牢中走出,種種的煩惱將轉化成就菩提慧命之基石,此動靜兩階之奧妙,

唯有心與道之相應契合方能體悟.

道為天地萬物之本源。道體虛無寂靜,動靜不二,如如不動,動用無窮,靜為群動之基,相對的動也是靜之基,此乃陰陽消長,

妙有真空之大道的本體玄妙作用。

道體至虛寂靜,柔和妙用,而為天下萬物有用之本。天下萬物生於有乃眾生心念所招感而生成,而萬有生於無極大道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慈龍金照天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