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於所施物 施著及受人

等無分別心 是則施圓滿

      大寶積經

 

六度萬行中的布施,是來對治我們的貪求欲望之心,也是能觸發我們的喜捨之心,

依自己的能力而行布施,布施亦所謂的,財施,法施,無畏施..等等三種殊勝法門,

金剛經亦云: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凡夫布施,祇求身相端嚴,五欲快樂,故報盡卻墮三塗。

 

世尊大慈,教行無相布施者,

 

不求身相端嚴,五欲快樂,但令內破慳心,

 

外利益一切眾生,如是相應,為不住色布施。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應如是無相心布施者,為無能施之心,

 

不見有施之物,不分別受施之人,是名不住相布施也。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菩薩行施,無所希求,其所獲福德,

 

如十方虛空,不可較量。

 

言復次者,連前起後之辭。

 

一說布者普也,施者散也,能普散盡心中妄念習氣煩惱,

 

四相泯絕,無所蘊積,是真布施。

 

又說布施者,由不住六塵境界,又不有漏分別,

 

惟當返歸清淨,了萬法空寂,若不了此意,

 

惟增諸業,故須內除貪愛,外行布施,

 

內外相應,獲福無量。

 

見人作惡,不見其過,自性不生分別,是名離相。

 

依教修行,心無能所,即是善法。

 

修行人心有能所,不名善法,能所心不滅,終未得解脫。

 

念念常行般若智,其福無量無邊,依如是修行,

 

感得一切人天恭敬供養,是名為福德,

 

常行不住相布施,普敬一切蒼生,其功德無有邊際,

 

不可稱計。

 

 能斷金剛經論亦云:

謂布施時, 體達施者、 受者及所施物皆悉本空, 則能摧碾執著之相,

是名三輪體空。

〔一、 施空〕, 謂能施之人, 體達我身本空, 豈有我為能施。

既知無我, 則無希望福報之心, 是名施空。

〔二、 受空〕, 謂既體達本無我為能施之人, 亦無他人為受施之者, 是名受空。

〔三、 施物空〕, 物即資財珍寶等物, 謂能體悟一切皆空, 豈有此物, 而為所施,

是名施物空。

就布施言, 施者、 受者和所施之物, 謂之三輪, 行施後, 此三輪相, 不存於心,

 謂之三輪體空

真布施是離見,離相裡的喜捨法門,體悟人空法空,本心了了,事實的存在,妙有真空,

不起分別,平等無為,無有邊際,這才是真正圓滿的布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慈龍金照天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