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判。其微易散。

安:平靜 安定  持:穩固 安穩意 未兆:事情未發生前的徵兆 跡象謀:籌劃、計議、商議。如:「謀劃」
判:分開 截然不同意

平靜的心境益於安頓好我們的身心,均衡的身心能讓心情安穩,如此即可發現因徵兆所產生跡象,可事先商議並預防,

讓其產生微乎其微的影響,諸多煩惱自然會減少,進而消失殆盡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小惡未發生前就要先安頓好身心,降伏自心以避免禍端亂源的開啟

所謂:莫因惡小而為之,莫因善小而不為
業的規律就是如此:即使是很微小的善業,也能感發極大的樂果

即使是很微小的惡業,也能感發極大的苦果。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相同的道理,可以合抱而成的大樹都是從微毫的樹苗種子漸漸成長而成的

九層之高台都是從層層的土石累積而成,要行千里路亦是開始於當下之心行步伐

口說心行,即自法身有波羅蜜;口說心不行,即無波羅蜜。

何名為經?經者,徑也,是成佛之道路也。

凡人欲臻斯路,當內修般若行,以至究竟。

如或但能誦說,心不依行,自心則無經;實見實行,自心則有經。故此經如來號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

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

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

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六祖壇經 般若品第二~~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以有為攀緣之心處之終無益處,執染之心終究會迷失自性本心

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聖人之心與大道契合,通達無礙,法法平等無有高下,得失成敗,明清相依 相應 緣起之法則,本然之心無為無執染,

只是隨順 隨應當下的因緣,盡本份事,發菩提心行普門願力而行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一般人民做任何事情常常稍有成就即沾沾自喜,自以為是且我慢貢高,其剛愎自用之行徑,終而敗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如能謹慎謙和處之,始終皆依循大道之義理,則不會發生苦惱失敗不如意等事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聖人之欲只在利他助人,不在乎名利物欲,所以說聖人之心無求無得,只在反觀自心的當下,發心菩提,只是緣起出離的自在與解脫

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聖人明清生命的本質,明清浮華如夢終究一場空,爭權奪利只是虛妄無窮,所學所見皆了然於心,

所謂:不見自性外覓佛.起心總是大癡人,道由心悟,不假外求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大自然的演化,猶如無言教化,順應天地自然,萬物自有其立足點,不違背天理,自有其安身之處,生命之本質是回歸本來自性清淨,

依循大道性德,自然本然,無虛無實,不動不搖,本來俱足,無生無滅,陰陽動靜了然不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慈龍金照天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