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玅章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云:大道無形 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大道無名 長養萬物 吾不知其名 強名曰道.

道之始德宜先,身口意的修持即是修德,修心立德才合乎道的真諦.

淺譯:

道,乃真常之道。可道出言者之道,即非恆常之道。

意謂真常之道,本無相無名,語言道斷,無言無語。

道本無名,今既強名曰道,乃假名方便之用,故非常名。

此二句,言道之本體本源無形無象。

然而無相無名之道,其體至虛無邊,宇宙天地皆從此中變化而孕生,

故為天地之始。

從無至有,靜極動生有了分別,即成了有相有名之天地,而萬物盡從天地

陰陽造化而生成。

有名(妙有作用)此所謂宇宙萬物依緣而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表

徵為萬物之母。此為道之作用。

 

從有返無,當欲望的減少,心境上即可自然的知足常樂,

能捨能放,回歸本來,並體悟著本來具足,實無所得,心生萬法之契理,

在這身心變化之中能感受到身心愉悅清靜無為奧妙之道.從無到有亦可觀察到

宇宙萬物相互依存間物質能量的演繹變化,生命因無有,動靜,

陰陽流轉于春秋萬世.

 

無與有是一體兩面的作用變化,是相對應的,是同體.性出而因作用結論之不

同,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分別執著對應的兩邊,產生出虛幻矛盾的二元對

立困境,亦是一切煩惱的根源,能領悟出體用一如,不二互融,動靜了然不生之

圓融之道,即能真契地感受到生命真諦之玄妙.

道乃無名無相,玄之又玄,一切言語道斷,唯有反觀自心,反聞自性,如實起

修,定能在生命的旅程中來親證此龍鳳之道.

無有,陰陽,龍鳳,是要讓我們清楚的明白不二的真心,不去受縛於兩邊,亦不

執於中間,這即是生命奧妙的本質,是中道實相之門,是無我解脫之門,是體

用一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妙法皆從此道門出,有道者得,無心者通,

本來同體,本來具足之無門之門.

 

心,道一體 盡遍虛空  十法諸界

諸法緣生  生空無性  諸法唯心

心幻無性  全妄即真  全真即妄

無心無物  中道實相  龍鳳之道

 

觀徼章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淺譯:

大道清淨無為性體本無美與不美,善與不善之分別。

然而天下人不識道,不明真心,而起分別取捨好惡之心,

故有了美惡之名相。

天下之人,自我意識起用,以分別虛妄執著,認假為真,適己意者為美。

殊不知在自我分別虛妄執著之心以認為美,由此觀之,則乃是惡事矣。

天下之人,自我意識起用,以分別虛妄執著來行善事,

有目地之善行謂之偽善,非真誠之善,則為不善行矣.

當分別妄想執著之心生起,對待人事物自然有了我見與我相的主觀意識

產出,有了執善與執惡,執有與無、執難與易、執長與短、執高與下

執音與聲等矛盾對立現象所束縛住的煩惱困境裡,此乃必然之現象。

所謂大道乃不思善不思惡,大道無難無易,無長短無高下,無音無聲,

皆相融于體性寂靜真如,體用一如的真心.

所以明心見性之聖人以清靜無為之心來為人處事。

以身作則的行為來教化民眾。

如天地般以無私之心而演化物,不以物多而不辭。

雖生成萬物,而不以萬物為己有。

雖能生萬物,而不會恃勢其能力。

雖有成就功勞,而不居功。

就是以無求,無得,不居功之徳行,其清靜性德即合乎大道

無為之真諦,其聖人之德性慧命將如道源本體般永恆常在.

 

安民章第三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崇尚爭名,以攀緣心行賢德之行為,如此人們即不會為虛名而爭.

然而人心剛強高傲我慢好爭,皆因外物誘之,而起爭強之心志.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喜好貪利,貪欲貴重之物,人們則自然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是以聖人之治,教人先謙虛己心,充實內在,柔和己性,

斷其妄想思慮分別對立之心,心靈的充實,增長了圓融智慧,

身心清靜,精氣神自然充足.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無知:無自我妄念知見

然人民既安飽自足,不因聲色貨利外誘民心,則人們自絕貪求,

即不起爭端,且人民既知足常樂,無求追欲,並自然地會自力更生,

以自強不息之堅定信念來自食其力,縱然間雖仍有少數狡滑之徒,

雖知貪功名利可欲之,亦不敢有妄為之心矣.

 為無為、則無不治。

順應天道以身體力行以圓融智慧處之,乃不言之身教,無為清靜之事也。

若能體悟此無為之理而行以治理天下,則天下那會有治理不好的道理.

慾望愈多煩惱愈重,後患更無窮,回歸簡單樸實的心境,

是即是回歸坦然平靜的智慧實相.

 

罪業本空由心造! 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亡罪滅兩俱空! 是則名為真懺悔!

~瑜伽焰口~

慈心感物! 有如韶武!

龍翔鳳集! 百獸率舞!   

                   ~智顗補題~

                    2011/05/20

 

 

不盈章第四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沖,虛也。盈,充滿也。    淵,靜深廣博不動也。

宗,猶依歸也。謂道體.

道之體用微妙無形無相無見,猶如虛空,不可測知也。

其實充滿宇宙天地萬物,道體淵深廣博無邊,

其實能發育萬物,而為宇宙萬物所依歸。

但生而不有,為而不宰,故曰似萬物之宗。

大道之心即是慈悲平等心,亦為圓覺菩提心,

心如虛空,融契萬物,謙下包含萬有,是柔是剛,

虛中有實,實中有虛,不著空見,應用無礙.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挫:收斂.阻礙   銳:剛強銳氣.   紛: 是非紛擾. 

和:融合.柔和   光:光明清靜.  塵: 塵埃   湛: 湛然寂靜

大道無為,是柔是剛, 動靜無心,融合萬物與光明塵埃及各種的現

象,無所不容,順應萬物依自然運作著,與宇宙萬物合一,無虛無實

,湛然寂靜,若有若無.此乃中道實相之普世真理.

以謙柔之心融和剛強銳氣,能化解種種的是非紛擾.

柔和平靜的心猶如蓮華,身處凡塵不染塵,心量廣大如虛空,

用即了了,去來自由,若虛若時實,無虛無實,

心體無滯,這亦是般若.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大道之奧妙,眾妙之門,無所從來,無所去,無行無象,

我不知此萬象的源自於何方,應該說在宇宙萬象之前,

已本來已經存在了.這謂之人人皆有佛性道性,

真如本性,亦本來面目矣.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

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 善法,天堂地獄,

一切大海,須彌諸山, 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摩訶).

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

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心量廣大,徧周法界,用即了了,

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

~~六祖大師~~

2011/05/27

守中章第五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不仁: 不以有情執著之仁慈心(無心.無為)

芻狗: 古時祭祀時使用之草狗 (用完即丟棄之意)

天地無私,不以有情執著有為之心,演化萬物,依循著自然無為順其生滅.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聖人與道同體,以平等心,仁慈愛養百姓,不以分別,私心去愛。

蓋由同道體當愛之心,謂之大愛.雖愛而無心,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聖人與大道天地同體性,大愛慈悲,平等性智.道"天地"萬物"百姓"

芻狗"皆同體,意謂著心佛眾生亦皆同體,就在當下一念之間.

心生萬法,因緣果報.禍福之報為人自招.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橐:乃鼓風鑄物之器   籥:乃承氣出音之器  

橐籥:鼓風箱之意

天地之間,猶如鼓風箱般,不用則虛以自處,不自以為屈,

虛中包藏著奧妙玄機,

當觸動其機,則變化無窮.

當靜而止,定,當動則變化生生不已,這亦是如如不動,

動用無窮之體用,定慧,的道理.

大道之玄妙,無名無象,言語道斷,不在口爭,只在心行,

說道得道,實無所得,只因辯說,說而不行,去道甚遠矣,

謂之多言數窮.

聖人與天地同體,乃清靜無為平等之心,

無虛無實,不執著靜動之相。

我們凡夫俗子就是有著分別對立之心態,產生虛幻執著,

才會製造出許多的紛爭,不去斷有斷空執中,心包太虛,

無來無去,這才合乎中道的真諦.    

 道之始德宜先

中和之道乃修道之首要,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得其正。

三曹普度先修德,上可度河漢星生,中可度人間生靈,下可度地府幽冥。

人生在塵蒙!恰似盆中蟲!

終日行繞繞!不離其盆中! 

神仙不可得!煩惱計無窮!

歲月如流水!須臾作老翁!                       

              ~ 寒山~

                2011/06/03

 

谷神章第六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谷神:神聖之道體,道源,真如自性,覺知靈性。

玄牝:牝,物之雌者。即所謂萬物之母乃玄妙不思議也。

此言道體常存,至虛無形若谷般,演譯出予宇宙天地萬物

,生生不息中,玄妙不可思議,亙古至今而長存。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即所謂萬物之母亦是天地萬物靈性,門戶出入之根源。

萬物之母乃孕化天地萬物之門,此門無私,無形,無相,無念,

無住,無為。

若存: 道體無虛無實,綿綿而不絕,故曰若存。

不勤: 愈動而愈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故曰不勤。

道體至虛,有心識道,無心而應用通達,綿綿而不絕

,愈動而般若自性愈出。                      

大道如此玄妙的變化,本以具足般本來就在那裡,

猶如人心之谷神般即是道性亦是佛性,生命的潛能奧妙無窮,

心生萬法,心道一體,如如真心,妙用無窮,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讀經不解義! 多見不如盲! 緣文廣占地!

心中不肯耕! 田田總是草! 稻從何處生?  ~古賢大德~

我們念經是要來理解義理,並非一味地祈求,

也不是要來懇求什麼恩賜,而是要來實現自我的修心,

讓心平靜有著依歸,建構起堅定的信心.

幫助自己用自心來接觸並啟發內在本有的善種子,

讓存在於自己阿賴耶識中慈悲種子得以增長,

這即是增長了智慧與正面能量的資糧。

最高的密法就是心法,即是了解自己,

降伏自己心性覓見內心的方法,

修行的功德是從降伏自我妄想分別執著而來。  

慾望與恐懼是控制世界上所有生命的兩種情緒  

                    ~約瑟夫坎伯~

錯誤的知見,將會形成自我思想行為的一部份,

且融入日常生活的觀念想法和原則,並深植心中,

這將影響著生命無量的未來.   

                       2011/6/10                                

 

無私章第七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大道奧妙的演化天地萬物,天地與道同體,其不以自我意識來私自生化,

而是以平等自然的演化萬物故能長久不竭.

平等自然即是無我之大道無為.

~~是天是地是學習,效法天地作自己~~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

聖人效法天地的無私,體悟著大道無相無我之真理,

將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識道,入道,感受在心,

改頭換面並在無形中增長德性.

 

外其身而身存。

發菩提心,率然起身,真修實煉,心行此慈悲大道,助人利他,

反而成就了自己的法身慧命.

 

非以其無私耶。  故能成其私。                

就因聖人之無私無我,以大慈悲心來利益眾生,以信念知見漸次地修習,

無求無得之心來自我啟發,自性自度,所以其覺知靈性能自然的提升,

自然的便能促進其道業圓滿,亦成就其法身德性,回歸本來清淨面目.

 

唯有不執著於個人的利益,放下貪婪與瞋恚愚癡,

才能在和諧的基礎上展現愛人如己的奉獻精神.

如果信仰裡沒有這份奉獻的使命感,那麼即使發了心發了願,

行走在此菩薩道路將無法踏實,亦不會走得遠.

若人心在道! 煩惱自然無! 不是無心法! 本來若太虛!

智者忍受短暫的痛苦而求智慧!

愚者享受短暫的快樂而痛苦!     ~薩迦格言~

修行即是心內求法,亦稱修心,必須在心地上下功夫,明白煩惱的起源,減除煩惱增長慈悲與智慧.

這是一種觀察並淨化自心的練習,如果離開心的訓練,一切外相的形式,都只是心外求法.

起惑、造業、受苦、是驅動生命輪迴的動力.相對的..

信、願、行、三資糧亦是離苦得樂之慧命增長. 2011/6/17

 

若水章第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此言不爭之德,無所不爭乃不善也。

上,最上。謂謙虛不爭之德最為上善,譬如水也,

故曰上善若水。水之善,妙在利萬物而不爭。

不爭,謂隨方就圓,無可不可,唯處於下。

水!猶如無我無私之情操德性,唯利益萬物而無爭之心.

(爭:爭名利,爭功勞,爭功德,爭強, 爭大,無所不爭之心.)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幾,近也。) 

然世人皆好高而惡下。唯 聖人處之。故曰處眾人之惡,故幾於道。

眾生之諍心、好惡心、分別心、主觀心強烈,以自私心來滿足自己,

反觀水以無我柔和之心,利益萬物,無求無得謙下之心,

盡力盡本份而為之. 如果我们學習水之無我情操,不思善惡,

那麼就離大道不遠了.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

由聖人處謙下不爭之德,如水般無我之德性,待人處事,

無論處在何處,,皆隨遇則安,故曰善地。

心則淵靜深默,虛心能容,動靜相階,如如不動之心,

動用無窮, 定慧妙用,無往而不定,故曰善淵。

與: 施予。以慈悲仁愛之心施予萬物,故曰與善仁。

言無不誠,心口如一謂之善信。 

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為政不爭,權宜處之,則行其所無事,故曰善治。

為事不爭,盡其所長,隨順應變通達,則事無不理,故曰善能。不 爭,則用捨隨時,迫不得已而後動,以平常心處之能方能圓,能動能靜,故曰善時。 

夫惟不爭、故無尤。(尤:因怨起紛爭)

 水為而不爭,和氣融合無為之心則行其所無事,不爭之德如此,則無因怨而起紛爭.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中清靜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持盈章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持:握有。 盈:充滿。 已:止(代表謙下) 

此乃敘說為人處事的道理,謙受益,滿招損,

這是人人皆知道的道理,但是可惜的是人們常驕慢而不自知,

夜郎自大,常自以為是,滿而自大。

從許多面向都能形容其心境變化的意義,修行即是修心,

謙下之心反而能學習得更多,貢高我慢之心,

常看輕人其實是看輕自己。自己反而失去更多

 

揣而銳之,不可常保。揣:料想之意。銳:尖銳之燥氣。

從個人的心念看起,驕慢自滿,心燥氣極衍生 ,自然地會造成貪求增長,

相對地自我的炫耀,極易招嫉 , 禍及其身,悔之不及。

從家庭及團體中,當心念有了(我的功勞貢獻最大),(我修的好),

(我誦經最多) ,(我的能力強) ,(我最聰明)。

這只會招來更多的人我是非與排擠,更會造成分崩離悉,

失去了團結一致的向心力,反而失去了更多。

這亦將是為人處事及修行上之一大障礙,不可不慎。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心不自滿,不守滿財寶(守財奴)。

金銀寶玉是人人所希求的,渴望的,但是人們往往在追求中卻迷失了。

其所牽動著三毒之心,會衍生出許多的禍端。

修行之人,當知直下承擔,當知惜福,知足之心當知金玉乃不可常保。

唯有自覓本心反聞自性,之自性摩尼寶珠,才是真常長保之道,

才能放亮光明!德性慧命永存!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咎:災禍。

起心動念無非是罪業的開始,仗勢自己擁有無數的財富,

財大氣粗,傲慢無禮,自滿而驕,將為其自取災禍的開始。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聖賢之偉大,不在於其財富之多寡,

亦不在於其學術與能力,而是在於為眾生付出的心有多大。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遂:成功(動)、如意(形)。

心安住於當下之安身立命, 已盡應行的使命,助人利他,

發心行此菩薩道,行功立德,功成身退,

這才是合乎道法自然之行天之道。

老子一再的訓勉我們,不可求盈!不可求銳!不可自滿!

不可自驕!這亦是說完成使命功成之時,不可執求名利!不可戀位,因為名利不能貪!位不能執!否則非但無功,反而有禍。

人們往往只對現實煩惱的結果感受到震驚!恐懼!無住!

卻幾乎完全忽略!並意識到過去的自己所播撒的種子已長成!

茫茫撥草去追尋! 水闊山遙路更深!

力盡神疲無處覓! 但聞楓樹晚蟬吟!

~宋廓庵禪師~

 

玄德章第十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載:乘載 ,營:來去動靜(營造之意),

魄:意謂魂魄,身心靈,精神,精氣神, 然魂魄不二,

動靜相應,陰陽相階,人們因乘載此魂魄而有思慮妄想之心.

我們能動靜了然不生,回歸一心,真如不二之心嗎?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專:專住而定,攝心降伏之意.

氣:人依元氣而生,心因妄煩惱生則氣日益剛強,

能降伏自己回歸本來面目,如赤子之心,柔和自性之氣嗎?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滌:洗除. 玄覽者,謂前抱一專氣工夫,

做到純熟,自得玄妙之境也.亦謂洗除貪瞋癡慢疑之妄心回歸清靜心.

反之若將此境玄覽在心,執之而不化,則為我見,我相之心。

只須將此亦須洗滌,淨盡無餘,有道則得、無心則通,

無我之心乃道之真諦。 

老子問能如此乎。此三句,乃入道、識道、明清道體,道源也。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治理國家及愛護人民,能順應天道保持此份無私無為赤子之心嗎?

天門開闔、能無雌乎

天門:指天機而言。

開闔:出入應用之意。

雌,萬物之母也(道)。

因緣果報! 道法自然! 天地萬物能離大道的自然法則嗎?             

心生萬法!反觀人心之起心動念,無非是心隨境轉,

流轉於生滅之境,六道輪迴.倘若用心如鏡,

像來不拒,像去不留,中道柔和為本,以自然無為之妙用,

 此乃合乎大道之真實意.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四達:四通八達.謂之義理通達.

無知:雖無所不知,仍處虛懷若谷謙下之心.

雖學識淵博、義理通達、能仍虛懷若谷謙下之心嗎?

亦謂大智若愚、阿蘭那行者亦如是。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不有:有而不執。

不恃:不仗恃、自恃己能。

長:長養。不宰:主宰。

以上之道理皆是讓我們明白天地無私、長養萬物,

 以不有、不恃、不宰、無得之心, 無為盡份地,演化萬物。

心道一心、無為寂靜,凡夫俗子的我們,

應效法天地無私並學習著大道的精神,有著奉獻的情懷,

以無求無得之心來為眾生盡份心力,

有餘力來幫助有緣人自覓觀照本心、証入心地、,

發心行此慈悲大道,利人即是利己以無為之心、

無形中自然會讓法身慧命增長恆常,此種奧妙,高不可及、

深不可測,一切言語文字道斷,玄之又玄無法可說,謂之玄德。      

                       三輪體空、堪忍蓮華、自性自度、妙有不二、

緣起無我、花開菩提、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了解自己的心,才能觀自在,心自在即是無礙

 亦是無邊際之廣大心量! 

 

虛中章第十一,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註1.【轂】:車輪中心穿軸的部份°

註2.【無】:無自我本利中心,包容之心如虛空般,不自私自利,無執無我°

譯文:三十根木條穿在同一個軸中,就是因為軸心是虛空包容,無自我,才能容下木條,這樣車子才有其功能作用。

另一面向意義為..倘若大家相處在一個團體中,大家各持己見,均以自我的意識主張為主,那麼該團體的功能性及意義將有所局限。

就如同軸心般,我們應清楚地明瞭其真正的義涵,當以六和敬之心善解包容,以柔和圓融的態度來團結一心,助人利他,弘揚道門法脈,學習著緣起無我..那麼這即是生命的圓滿...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註1.埏埴:調和黏土陶土°

譯文:以陶土所製作的器具,因其中心是空的,這樣這器物才有作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註1.戶牖:門窗°

譯文:為了屋室鑿開了門窗,就是室內是空的,有了空間才能容納物品,這房室才有作用°

 故有之以為利°

譯文:有容乃大!所以因為有車,器具, 室三種實體以各種方便法帶給人有益°

無之以為用°   

 無:本體(空) 。   用:作用,功用(有)。

然而當其心如虛空包含萬有即是無我之心,這樣才會真正發揮其功效與作用°心定,無我之心就如虛空般包容于人事物,有容才能獲得益處。

 

我們須知在佛法的明【空】,正為破執故。【分別.妄想執著】

是即有而說空,然有乃非有,是名【妙有】。

空而不空即是真空。

一切法皆由因緣生,本無自性,緣生則有,緣滅則空。

以無自性故,能明一切法空。 

 以因緣生故,明一切法有。

所以真空不離妙有!  妙有不礙真空!  此乃不二法門!

 

若見大河,當願眾生,得預法流,入佛智海 

                           (大方廣華嚴經.淨行品)

為腹章第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

人心貪求、欲望無窮、此乃明示追求物質欲望之害,

教人明清欲、出離欲、感恩知足之行也。 

五色(青、黄、赤、白、黑乃謂之形形色色之、物質心欲)

道家五色: 青、黄、赤、白、黑 對應以下五行

    五行: 木、土、火、金、水

佛門五色:藍色:慈悲, 黃色:中道, 紅色:福慧吉祥

         白色:清淨解脫, 橙色:佛法本質

         五色合一光:真如不二  

 亦可稱五蘊(色、受、想、行、識)。亦謂五陰。

色:色身由地水火風空和合,謂之一切有形物質.

受:五根與五境因緣相應.

想:五根與五境因緣相應後產生思想作用.

行:思想作用後有情執取一切,處順逆境時情緒的變化.

識:根塵作用後所產生六識,用識心去分別及辨別所緣起的境界.

 

塵(色聲香味觸法)乃染污之義,謂能染污人們清淨的心靈,

使真性不能顯發。

塵又名六境,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緣之外境。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五停心觀:不淨觀,慈心觀,因緣觀,界分別觀或念佛觀,數息觀.

 

坐禪三昧經

若多淫欲人不淨法治,

若多瞋恚人慈心法門治,

若多愚癡人思惟觀因緣法門治,

若多思覺人念息法門治,

若多等分人念佛法門治。

諸如如是種種病,種種法門治。

故知色塵圓通法門,利於貪欲多之在家行者。 

(對治心的散亂與貪瞋癡...)

楞嚴經色塵圓通法門經文:

優波尼沙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我亦觀佛,最初成道,觀不淨相,生大厭離,悟諸色性。

以從不淨,白骨微塵,歸於虛空,空色不二,成無學道。

如來印我,名尼沙陀。

塵色既盡,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得阿羅漢。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色因為上。

五色會令人盲目逸失正見、令人日漸迷失。

五音令人耳聾.執著攀緣好聽的言語或執著在意他人誹謗的言語、

皆會令人迷失,此乃失去了其真聞,故謂之聾。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

出現於世,名觀世音。

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

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

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五味令人口爽.舌則流逸奔味,而失其真味。 

楞嚴經味塵圓通法門經文

「藥王、藥上二法王子,並在 會中,五百梵天,即從座起,

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我無始劫,為世良醫,口中嘗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

名數凡有十萬八千。

如是悉知苦、酢、鹹、淡、甘、辛等味。

並諸和合,俱生變異。

是冷、是熱,有毒、無毒,悉能遍知。

承事如來,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

非離身心,分別味因,從是開悟。

蒙佛如來,印我 昆季,藥王、藥上二菩薩名。

今於會中為法王子,因味覺明,位登菩薩。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味因為上。」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奔馳於田野玩樂打獵、會令人長養不仁之心且易失去理智、慈心不殺,尊重生命、增長慈悲喜捨、善解之心、才能止怨、放下過去所衍生的煩惱憂慮、無形中菩提心將會隨之增長。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寶物與財富是令人希求渴望的,它們本身並沒有錯、錯就錯在我們的心、人們往往在追求裡卻迷失了、其所伴隨的只是三毒所產生的無窮禍害。

相對應的其一但擁有了、卻又害怕失去、患得患失之間讓自己的身心徒增煩惱、這樣反而讓身心靈無法清靜。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為腹:自性自覓之德性。

去彼取此: 去貪欲之害,而修離欲之行。

聖人知五色、五音、五味、馳騁田獵及種種物欲、貪欲之為害。

雖居五欲之中,不染塵,自性自度、離欲清淨之行,知量知足、

無我見、我相,實証緣起無我之德性。 

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脫。

見聞如幻翳,三界如空華。

聞復翳根除,塵銷覺圓淨。

 

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

我亦從中証,非唯觀世音。誠如佛世尊,詢我諸方便。

以救諸末劫,求出世間人。成就涅槃心,觀世音為最。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

於恆沙劫中,入微塵佛國。得大自在力,無畏施眾生。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寧,出世獲常住。

我今啟如來,如觀音所說,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

十處一時間,此則圓真實。

 

目非觀障外,口鼻亦復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紛無緒。

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五根所不齊,是則通真實。

 

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

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

 

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國,聲論得宣明,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

 

寵辱章第十三,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註】寵:尊榮,光榮,榮耀,得志,一切順境的表徵。

【註】辱:辱,侮辱,毀謗受辱,失志,一切逆境的表

【註】貴:重視(形容)

 每當受容耀、得志順境時或是受毀謗受辱、失志沉溺於逆境時,

且喜且懼之心猶如驚濤駭浪般起伏不定而不知所措,而患得患失,

自生驚疑之念。情緒的起伏不定,重視其身上就好像要大患臨頭似的

,徒增煩憂如巨石壓力之大患。

此章經旨乃是警醒眾生,凡處寵辱得失之境,道法自然 ,

船過水無痕,盡本份事隨緣坦蕩行事,心勿馳騁於外物,

自我累積其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 

什麼叫做寵辱若驚呢?因為一般人觀念寵就好像榮耀,光榮受人尊崇,

 就好像得到功名富貴以後,深怕有一天恐怕又要失去,

而辱就好像被羞辱、毀謗受辱或情緒受人影響處於逆境時,

心就盪到谷底,並且開始有了負面的情緒想法產生,

心情上亦七上八下、心神不寧

 

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註:怕失去。期待又怕傷害〕 

患得患失之間,心神不寧,思緒越想越混亂 ,心情就在那裡

上下起伏不安,這就是所謂的寵辱若驚。

附註:【平常我們都會在乎別人的眼光與看法,也很容易受

到別人言語上的影響,心情就像球一般彈來彈去、

跳上跳下,情緒永遠會被外境牽著走,其實我們來道場就是

要來修正自己的心,安住自己的心,當我們的心平靜時,

會察覺心是混亂是善變的,心無常!法無常!我們要靜下心

來觀其變,返觀自心聞自性,因為一切的一切都是庸人自擾罷了﹗】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所謂心生萬法! 萬法唯心造!

起心動念無非是業的開始!

什麼叫做其覺得身上就好像要大患臨頭似的?

我們知所以有大患臨頭及起伏不定,就是我們的心主宰了行為。

若通達緣起無我, 心物不二之真諦,我們那會有大患臨頭的來到呢

 因為我們身體接觸到外境,跟我們的心相對應,起了千變萬化,

所以我們修行修什麼?修如何觀照自心!

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

愛以身為天下者,可以託天下。

若此人從 重自己的身心開始,能真正的視察自己,瞭解自己,

自利利人,非自私自利的身心態度以緣起無我之心、

來盡己之力奉獻於天下,這樣的胸懷我們可以把天下寄拖給此人。

相對著如以仁義慈愛的身心來愛護眾生,這樣的人我們可以

把天下寄拖給此人。

 

道紀章第十四  視之不見。名曰夷。 夷:謂之無形、無相。

喻為大道之真諦無見、無形、無相,能觀 所觀 妙觀 無觀 。

聽之不聞。名曰希。  希:謂之無聲。

大道無聲 能聞 所聞  妙聞 無聞 。

搏之不得,名曰微。搏:執取。微:虛無奧妙。

大道無形虛無奧妙無法執取。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致詰:達極盡詳細之問其玄妙義。

大道無言,真空妙有,無形、無相、無聲、三即一、一即三、

 本質同體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皦:光明。昧:暗

是明是暗、非明非暗、是明是暗、似非而是、似是而非。

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陰陽相持、萬有非有、動用無窮、

一以一貫之。

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繩繩兮:綿綿不絕之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謂道體雖綿綿不絕,其實不可名言。畢竟至虛,雖生而不有,

包含萬物故復歸於無物。

是謂為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  惚恍:看不清楚。

無極大道、似形狀無形狀、是色是空、非色非空、似象無象、

惚兮恍兮、若有若無。                               1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要迎接它卻不見其開始,想跟隨它卻無從跟隨。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御: 統率治理 

秉持著本來無一物之真理,心物一體、自然得入清淨心體,

湛然常寂,妙用無礙地,統率治理所有的一切事物。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動靜了然不生,一法不生一物不立,

心即是道,無形、無相、無言、無所從來無所去,

法身慧命同體皆空,運用自如如,即來即去,無滯無礙,

體用一如,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

安住當下之清淨心。

此大道無為之紀律乃是宇宙生命普世之真理。

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不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

實性者、處凡愚不減,在聖賢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前不後,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大道無為 五蘊本空 妄情分別

執有說空 見相覺知 心緣相持

道由心悟 心物不二 心安大同                        2

 

不盈章第十五,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註1.士者:行功立德、性相融契、【心道】契合之士°

註2.:形容高不可及、深不可測、無法測量、識見°

譯文:從古至今以來、發心行功立德、性相契合之士,理事、

體用自如如、玄之又玄、通達無礙、真空妙有、深不可測量、

識見,因為此人高深莫測、所以只能夠勉強來形容之。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註1.猶猶:快慢適中的樣子°

註2.豫猶:兩種獸名、其進退謹慎。

譯文:就像古代的豫獸在冬季涉水過川時進退謹慎,

又像猶獸謹慎的行徑般就怕驚擾了四方的鄰民。

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

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恭敬莊重:散去。

渙然冰釋:喻積恨或嫌隙消釋。

 :敦厚、誠心誠意。:忠實不浮華。

:空闊廣大。      :濁。

譯文:有容乃大、比喻以恭敬尊重之心待人,其大愛慈悲的力量猶似冰釋溶化般自然會止怨釋結。

其本來真心天性、敦厚之德忠實不浮華。

其心虛懷若谷、心量廣大謙下善解、體用自如如。

【心與道】契合之士、出淤泥而不染、身在紅塵不染塵、

於一切時中、語默動靜體安然、念念自見、煩惱即是菩提、

萬法無滯、了然明淨。

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漸次的:心安定慧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誰能在此五濁惡世,止觀定慧、識自本心、見自本性、

靜定發慧將煩惱心轉化成菩提清淨心。

誰能、安忍不動、萬境自如如之性相契合、體用無礙、慧用無窮。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不新成。

:充滿而多餘:喻不善之行為

能明清大道的真諦者其內心謙下、知足常樂、普敬眾生、

心道同體、無相可得、無法可求、緣起無我、道法自然、

自然清靜。      

佛經常說:「 以智慧劍破煩惱賊,以智慧刀裂煩惱網,

          以智慧火燒煩惱薪。」

復命章第十六,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註1.致虛:虛即是靜、達致謙恭之心謂虛其心,亦謂靜其心,放下自我執著的觀念,自然明清虛實不二,寂靜真空妙有之意境°

無窮盡。註2.:至誠、正定意°

:周而復始、生滅不已。

譯:虛實、動靜、陰陽乃是宇宙萬物周而復始、生滅之道,以如如不動之真心、定中慧發、了然陰陽大道之玄妙、反觀自心、聞自性、依聞思修自淨其意

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

註1.:發語詞、作﹝這個、這樣﹞講°

註2.芸芸:眾多的樣子:慧命、德命、業力果報之命。

譯:萬物生住異滅、各歸其根源、回歸本來根源即是回歸寂靜、寂靜即是回歸本命,回歸本來、自性本空、慧命德性恆常知常曰明

深信因果,道法自然、萬物靜觀皆自得、本來無一物、心物一體、自性生萬法,定慧齊行、體用一致、本覺常照、通達宇宙生命之真理,不生不滅恆常之道。 

不知常,妄作兇。

註1.:起心妄念的行為(分別、妄想、執著、對立)

譯:不信因果、不知懺悔反省、不明真常大道之心,心性虛妄不實,我慢輕人,邪知邪見,引人入迷,其罪業果報自然會招來兇災。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註1:心量廣大、猶如虛空

註2:喻大公無私、緣起無我之心

註3:喻心道一體、依慧命德行、行天之道之聖者

譯:觀自本心、無求無得、莫著外相、行天之道、通達一切法無我,心量自然廣大、猶如虛空、自然能與大道相契合,德行自然累增、心與道同體、道性清淨自然顯現、一切時中、不執妄有、不著空,即使因緣合和之色身衰亡,然而其聖人之真如自性與道同體,不生不滅,法身慧命恆常。

知有章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

太上:喻無始劫、上古時之聖人賢達明君、或心行慧命具德與大道契合之聖人°亦謂太上無極之道。

金剛經: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上古時之聖人及賢達明君,徹悟大道、緣起無我、無為之心理事通達、以身顯法、行無言之教、由上至下、以一貫之、一心同體、等無差別,自然地人人皆會增長菩提慧命、人人謙恭、君民一心、皆心行此慈悲大道、平等無為。

其次親之,譽之。

其次依仁義道德來下化眾生、親民愛民、人人遵行五倫八德、家庭社會自然和樂,人人讚譽。

其次畏之。

譯:再其次地、訂立罰責令人畏懼、不敢行惡

其次侮之

譯: 再其次地、無道無德之領導人、只會以權術、恫嚇的手段、

愚弄人、毫無法治可言、自然會受到人們的輕侮

故信不足。焉有不信

信為道德功德母。立事之基礎。             1 

因其上位者三毒薰染、邪見私心、故其誠信不足、自然會受到不信

。  

猶兮其貴言。

註1.:(當作:像、等於)講。

貴言:謹言慎行, 信守承諾。

譯:行天立道之領導者、謹言慎行, 信守承諾以身教演化大道之義理

、來教化人們。

功成事遂。

譯:以無為之心處理一切事物、人人喜樂順遂、家庭和樂、

社會自然安康祥和

百姓皆謂我自然。

譯:所以真正實踐太上之君的無為之道、上下一心、共同來體悟大道

的義涵、人民百姓、自然而然、福慧增長各安其處、安身立命。

一年春盡一年春

野草山花幾度新

天曉不因鐘鼓動

月明非為夜行人

~宋雲蓋智本禪師~      2

 

四有章第十八   大道廢,有仁義

當人心為了私慾,而無所不用其極的來行其違反倫理道德之事,

且行為不依天理,我行我素,廢棄根本大道,社會道德淪喪,

自然的人們就會開始重視仁義道德觀念,

並大力的提倡宣揚仁義道德精神。

其實事情是巧妙相應且一體兩面的,當大道滯礙難行時,

才能彰顯仁義的可貴,有善有惡,色即是空,從有返無..

煩惱即是菩提,其實這些苦惱的經歷既能讓我們醒覺、

亦可體悟【道】的真意。

智慧出,有大偽。

【註】智慧:這裡的智慧代表著世俗聰慧,取巧之心,

為了個人私心和鞏固權利欲望之心所顯發出各式

權智計謀之心機行為。

社會文明越進步,人的慾望就越大,私心就會越高漲,

那麼一定會迷失當迷失之人為了滿足其私慾,其心機疑情

一定會更加的深重,一直處在顛倒之言行,常常是口是心非

,表裡不一,這種人常行虛偽之行為謂之大偽。

六親不和有孝慈 【註】六親:【父.子.兄.弟.夫.婦..等等】。

六親是人類的至親,本該和睦,父母慈愛,子女孝順,

這是基本的道理。

六親和睦相處本是最自然不過了,六親乃是至親,應該無所不談,

無計較唯有付出,如果家庭和樂融融,遇到煩惱大家共同來商量,

 以正面的態度共同來面對處理,在冷靜情緒下來商討論,

事情自然會迎刃而解,而且福氣自然會來。

 相對的如果家庭成員當中,自我意識極高,或聽或勸皆無法接受

,也許根本聽不懂道理,且我行我素,這樣的話這個家庭結構

,會變得越來越無法溝通,這麼一來常常會為了一些芝麻小事

來吵翻天,如此日積月累下來,會養成不相往來,

相敬如冰的生活方式,以這惡性循環的生活方式,

這對人格,對家庭,有極大的隱憂,因為這不僅影響個人與家庭

,其實也影響了社會團體。

所以說六親和睦即是合乎【道】之真諦,

六親不睦更能顯示出孝慈的可貴,亦是【道】的可貴。

國家昏亂有忠臣 【註】昏:心性不明清,不明是非謂之昏。

如果一國之君臣都能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不求富不攀貴,

國家社會便不致混亂。

如果君主只為自己私慾,利己損人,不理會國事。

臣子只會攀緣,求富貴,不為國家,社會,只為自己

自私自利的行為,那麼國家社會及人心就會昏亂不安。

有忠臣必有奸臣,在天下太平時顯現不出,一旦國家昏亂時,

奸臣趁虛而入賣國求榮,道德淪喪,唯有忠臣力扶大義,

盡其忠義無私,甚而忠言逆耳,捨身報國,

其仁義之情操萬古不朽矣。

樸素章第十九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不執著行善積福之心,虛心謙和,不自視自以為聖之心,

處凡愚不減、在聖賢不增、無智亦無得,以無為心待人接物,

教化人們,將可使人民獲益。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棄其執著仁義之心、不流於口頭禪、不刻意標榜自己、

盡其本份事、如此一來、人人自然而然地回復孝慈的本性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絕棄其投機取巧之行為、不去利慾薰心、人人自然知足常樂、

步步踏實、按步就班、心賊自然不生。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  屬:依循

以上三點文詞句意、如還不足以令人明白清楚、

所以為了令人們有所依循、讓心性自然明清的準則。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內觀、覓見自性本來清淨的不二法門、即是讓我們煩擾的心放下、

放下虛華回歸樸實的人生、放下自我高漲的意識、

放下怨天尤人的情緒、放下時時顯現出的負面情緒、

唯有從自我的心地下功夫、達到素樸寡慾的心境、

這才是符合大道的真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慈龍金照天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